亲手打浆、自己造纸,互相协作发射火箭,探寻神秘的山洞生物,认识北京周边的野生植物和昆虫,用高科技装备找出破案线索,分组进行考古发掘,用抛石机大战怪兽这不是电视节目,这是青少年科普基地上演的欢乐场面。
8月11日,集科普、旅游、亲子、互动体验和特训为一体的北京最大户外青少年科普基地中科安利隆青少年科普基地,在北京顺义区正式宣告成立。该基地由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科研人员担任顾问、北京林语书香文化教育机构与北京安利隆生态农庄联合打造。
北京安利隆生态农庄总经理宋利军介绍说,山庄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国农村科普基地和中国农业科普基地,本身就有鲜明的科普特色。20多个精心设计的科普项目布置在安利隆山庄的山坡、草地和树林之间,为北京青少年业余科普教育提供全新的思路。“它必将成为北京家庭亲子游和学校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科普基地的三位联合发起人全都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我们三人都很年轻,但是在中科院系统工作的时间加起来也超过了40年。我们都对科普很感兴趣,但我们得知眼下社会上的一些科普教育活动存在一些问题,要么太严肃,要么太娱乐,寓教于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基地负责的人介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科普基地活动的科学性、专业性、严谨性,基地邀请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古脊椎所、天文台等资深学者和国内的自然环境教育专家作为科学顾问,反复调研推敲,设计科普项目产品。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曾表示:“今天,国民科学素养正待全方面提高,如不加大力度规范科普市场,科技发展的脚步也势难加速。科普,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来做,也需要民间的参与。”
为了让5至15岁的青少年爱上科学,改变“科学知识枯燥”的固有认知,中科青少年科普基地的项目大都是独立研发,基地科普导师还设计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童的科普项目讲解词,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把教学寓于游戏。
例如,“抛石斗兽”项目,主要是通过青少年耳熟能详的古代攻城故事,将力学杠杆原理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大脑里。为制造这5套科普设备,科普基地工作人员查阅了国外大量资料,咨询了很多相关专家,其中还有两名外国科普培训专家,又请了不下5名专业木工技师,试验了很多次才研制成功。
“模拟考古”项目,从内测阶段就坚持按照野外考古发掘实地现场来打造,隔梁、关键柱、埋藏物、发掘工具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按专业探方来布置。为增加挖掘工作的趣味性,专业技术人员还深入调查了顺义龙湾屯镇的古代历史背景和文化,走访了老村民,将顺义史志中记录的“明清时期藩属国使者进京呈贡纳礼等候皇帝召见经停之地”的史实与考古基地的发掘背景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考古基地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浓烈的考古气氛。
“山洞探秘”项目,则是因地制宜,经过地质学、动物学、卫生防疫学等领域的专家考察论证开发出来的科普项目。据称,这是国内第一个以科普探秘为主题的山洞。此外,科普基地还有隐身观鸟、大型环保作坊、“科技100”实验室、科普气象站、昆虫观察所、微型水力发电站、天文科普广场、清凉水战场、快乐摸鱼池、远古海洋地质游课堂等共计24个科普项目,共200多个科学游戏。
户外科普是科普基地的突出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一般都是在科普场馆内进行。但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大的天然科普基地,孩子们在自然山野、大型游戏和模拟场景中不但可以学到知识、学会互助、提高动手能力,更能够找到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一起玩科学,科普就应该是小朋友们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