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是省级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县。近年来,高州市在用好农房风貌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基础上,坚持以改革创新解决主体问题,积极探索农房风貌管控提升“集成式”改革,优化农房风貌改造工艺流程,创新“三统一”“四工序”模式,通过结合政银企、强村公司、社会力量、农文旅、奖补激励、创新建设模式等资源和举措,破解“钱、建、人、发展”四个难题,实现农房风貌管控提升降本提质增效,全方面提升县镇村颜值,以农房“小变”促乡村“大变”。
全面统筹各级涉农资金。全面、科学、合规的原则,全面统筹各级涉农资金、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等各级乡村振兴资金和涉农资金,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近年来,累计筹集资金约3.27亿元,用于农房风貌提升。国企投资融资。目前已组织3家国有建筑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以及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对全市存量的农房风貌进行提升改造。如市建总集团已融资1000多万元推进农房风貌提升。统筹用好各类帮扶协作资源。充分的发挥建筑业央企、“双百行动”“佛茂结对”等帮扶协作力量,用资金、科技、人才全方位赋能改造提升。如中建八局、中建三局等以“公益+微利”的方式帮助提升农房风貌600多栋。创新引入信贷金融。在全省创新推出“美丽乡村农房风貌贷”和“美丽乡村工程贷”等信贷产品,专门向农户发放用于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的贷款。如在根子镇根据村民种植荔枝等农作物的收入情况针对性实施“荔乡风貌贷”。社会捐资,群众出资。充分的发挥28个镇(街道)均已成立商会,以及近年来大部分村已成立乡贤天团的优势,发动社会力量热情参加,群众结合自己需求实际出资,真正解决“资金”难题。近3年来完成风貌提升的新建农房,大部分由群众自筹资金解决。
实施源头管控。坚持“二十四字方针”工作机制,通过规范审批、严格监管、从严执法,加强建设风貌引导和全链条管控,实现农房建设先批后建、土地节约、有序建设。近3年来绝大部分完成装修的农村新建住房家装设计风格均按风貌指引。创新“三统一”模式。统一由国企采购原材料和设备,统一劳务分包给强村公司施工,统一由镇街负责组织验收,确保材料的品质标准和施工标准,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目前,通过“三统一”以喷涂真石漆新模式改造提升的房屋,每平方价格减少至70多元,与一般施工模式相比每平方节约40多元,节省率约43%。分类型“四工序”实施。根据农房外墙普遍真实的情况,分为毛坯砖体类、水泥沙罩面类、屋檐改造三个类型,改变贴瓷砖等传统方式,通过清洗墙面、刷抗裂砂浆、喷真石漆、喷罩面漆等“四工序”喷涂真石漆,进一步精简流程,节约建设资金。目前,全市已发动群众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国、省、县道及景区景点沿线栋新增农房的风貌提升,今年以来应用喷涂真石漆新模式对农房提升改造超过1000栋。
多种实施模式奖补激励。一是国有企业组织实施,通过“国企+强村公司+乡村工匠”相结合,进一步压缩中间管理环节,节省管理费、挂靠费、监理费等费用,减少企业进退场费及其他应缴税费成本,实现了减环节、降成本。二是户主自行实施,政府给予户主一定补贴,如喷涂线元、平坡改半坡每平方米给予奖补50元,让户主更灵活选择、更有积极性。因地制宜,整村提升。深度结合本地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规划设计整村风貌提升,大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从“要我改造”变成“我要改造”。协调强化工农关系。建立健全工农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农关系问题;畅通工农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受理工农诉求,确保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村规民约规范建设。由村小组召开户主代表会议集体商定,确定1至2个建筑立面风格,列入村规民约,进行刚性约束。
强村公司实施提高村集体收入。农房建筑外立面装修由强村公司组织乡村建筑工匠实施,采取“计件制”计算报酬,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规范了乡村工匠的管理,培养了一批能工巧匠。整村提升创建风貌带,大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如“甜美果海”示范带,沿线建成了储良母树公园、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等48个节点景点,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相辅相成力促新业态蒸蒸日上。整村提升,形成充满地方特色和文化沉淀的农房风貌带,带动“庭院经济”等新业态蒸蒸日上,而业态兴旺也进一步促进风貌提升。如富有岭南特色农房风貌的滩底村,建成“经济型”庭院30多个,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已超过1000万元,助力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近万元。